如何帮助孩子适应新环境?
第一,家长要尽快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状态。
很多家长会觉得孩子上课很辛苦,所以就各种顺从和满足孩子的要求。也有的家长会对孩子很凶,觉得孩子哪里都表现不好,经常对孩子发脾气。其实这些情绪状态都会对孩子产生不好的影响,我们不能苛求家长很快就能以平和的心态接受孩子的状况,但是至少家长要有意识逐渐的调整自己。
曾经有过一个案例,一个妈妈一张嘴全是孩子的问题,觉得孩子这里、那里不好,皱着眉头,一脸怒气。经过机构老师们不断地和她沟通梳理,等再次见到这个妈妈的时候,就发现她换了一个发型,而且还化了妆,看到了笑容。因为他开始学习欣赏自己的孩子,孩子每天都有进步,感觉到这个妈妈慢慢找到了她舒服的生活节奏和生活的方式,孩子的进步进而也会提升。
这其实这是我们期望的一种状态。但这种状态也确实不是一步就能达成的,是需要慢慢的摸索和调整。所以在孩子进入康复机构的初期,家长也要把自己照顾好,因为你要知道家长的情绪状态是对孩子有非常大的影响的。
第二,把孩子喜欢的以及熟悉的东西带到机构
让孩子在陌生的环境里找到一点熟悉的事物,可以给孩子带来一点安全感。一般我们建议在适应机构环境的初期,家长要把孩子最喜欢的事物和机构联系起来,尤其是在机构之外的情景完全得不到的。这样孩子更容易爱屋及乌,慢慢的对机构环境产生好感。
例如:如果孩子喜欢一辆小汽车,就让孩子每次到机构时要从老师的教室里拿到才能玩,其他的地方没有,那么他下次可能就会期待着到这个老师的教室里边去。
第三,孩子不喜欢的事物要尽量控制,初期不要在机构里面出现或者发生。
比如:如果孩子过分依恋某位家长,会因为不愿意跟这个人分开而哭闹得很厉害,那么我们建议不要把这个人纳入到干预环境当中。因为如果痛苦的事情发生在机构里,孩子可能会因此抗拒这个环境。
还有很多孩子不习惯坐椅子,第一天上课就被家长按着坐在椅子上,这样也不利于孩子对这个环境产生好感。所以就要慢慢的增加孩子坐椅子的时间,而不是一蹴而就,强迫孩子去坐椅子。
第四,家长要明确在干预训练初期的首要目标。
这个首要的目标是:让孩子喜欢到机构环境中来,然后熟悉自己的老师,熟悉自己上课的教室以及同伴,而绝不是在课堂上学习老师教学的这些内容。这些内容老师会根据孩子的兴趣去尽量考虑吸引孩子,但是学不学的会不重要,重要是他能够不哭闹,能够安静的在这个环境中去观察发生了什么,能够愿意进到教室里边来,这就已经是非常棒了。
在刚到机构或幼儿园的时间里,要尽量多做孩子擅长喜欢的事情,给孩子的奖励、夸奖也要快一点,足一点,等到他适应了之后,配合度有一点增强了,我们才根据孩子的教育计划来加强所需要的其他知识和技能。至于适应周期因人而异,家长要和老师多多沟通,良好配合。
第五,建议家长要跟孩子报备,即将要发生的变化。
虽然我们觉得谱系的孩子都存在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方面的障碍,但我们还是要跟孩子去解释,或者是要去说明可能会发生的变化,让孩子有一个心理的准备。如果在报备的时候能使用一些视觉提示的方式,比如以一些图片来呈现时间作息表,列出一天将要做的事情。可能是对孩子的理解能够起到一些帮助的作用。
例如:今天要去幼儿园,那我们就要给孩子呈现一个幼儿园的图片,然后到了幼儿园可以干什么,要见到谁,给他呈现相关的老师的图片,这些也许是能够帮助孩子理解即将要发生的事情。
普通幼儿园的适应
第一,循序渐进的去适应幼儿园。
目前很多普通孩子进入幼儿园也是从有家长陪同到家长撤出,逐渐适应。那么对于谱系儿童来说就更需要。我们建议家长考虑熟悉孩子的机构老师的建议,因为这些老师是除了家长最了解孩子各方面能力的人,当然最终做决定还是家长自己。
例如有些孩子上午幼儿园下午机构训练,有的孩子是上午机构训练,下午去幼儿园,因为幼儿园上午和下午的活动是有难度上面差别的。有的孩子我们也会建议它全天幼儿园,然后在机构加一节课。那么孩子更适合哪一种情况要根据孩子的具体状况,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核心是要根据孩子当前的状况提供适合孩子的方式。
第二,明确送孩子去幼儿园的目的
去幼儿园本身不是目的。幼儿园只是在促进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的一个阶段。有的家长希望孩子能在幼儿园交到好朋友,有的家长希望孩子在幼儿园能够参与同伴游戏,有的是希望孩子能在幼儿园加强集体意识等等。有目的才能有针对性的寻找相应的资源去实现,当然也是可以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目标慢慢积累。孩子在幼儿园的进步,尤其要提醒的是千万不要觉得孩子经过训练还算跟得上就放松要求,要知道幼儿园的下一步是进入小学,而小学的规矩性生活自理要求更高。
第三,要找适合孩子的幼儿园。
首先,需要强调孩子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只关注学习知识。
其次,幼儿园的领导和老师需要了解什么是自闭症,而且愿意接纳这些特殊需求的孩子。也愿意学习跟自闭症相关的这些知识,能持开放的态度,愿意和干预机构进行交流沟通,共同解决孩子在幼儿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然后家长也能够有机会在幼儿园观察到孩子真实的表现,而不只是听幼儿园老师的口头描述。这样的幼儿园我觉得是更适合我们的孩子去融合的。
第四,家长要善于观察孩子的延伸机制。
我们的孩子经常存在语言表达上的问题,从而不能适当表达自己的情绪,这无论是从安全的角度还是心理健康发展角度,都是需要家长密切注意的部分。
所以想再次强调说话技能和沟通技能这两件事情。家长千万不要只是关心孩子能不能说话,我们必须要重视孩子有没有能力有效的沟通表达,不管用手语也好,符号图片也好,一定要让孩子有沟通的渠道,能准确表达他们心里的想法和感受,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当然家长的沟通能力在孩子以后的融合过程和日常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家长是和机构专业老师的沟通,还是普校老师以及和其他孩子沟通,都是富有挑战性的任务。但是我们没有选择,只能不断把自己变得更强,才有可能为孩子争取更多的机会,持续进步,有更好的未来,我们一起加油!